2021年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2.专业代码:7102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和调试、动漫平面广告制作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施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省教育厅颁发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IT行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能从事计算机设备安装与维护、计算机文档处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开发与管理、网络建设与管理、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销售及维护服务、软件应用程序编写与测试等工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计算机应用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规则意识,遵守社会规范,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和能力。
②自信,进取,有追求成就的意识,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③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有审美分辨是非的能力。
④具安全、环保、职业道德等生活和工作岗位意识,有团队精神,有正确的合作态度和方法,有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专业能力
①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②具有微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③具有局域网的规划、组建、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④具有平面图形处理、平面动画设计制作,CAD制图的能力。
⑤具有网站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和网站后台管理、网站安全管理、网络数据管理的能力。
⑥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的营销能力。
(3)方法能力
①具有计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分析、评价、总结能力。
②具有自学和自我培养能力,有不同信息平台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具有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④具有决策、迁移能力;
⑤具有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3、毕业标准
(1)毕业证书:所有课程全部考试合格。
(2)资格证书:获得省职业能力考试证书、计算机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等证书。
4、职业资格要求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资格证书:
职业范围 | 职业资格证书 | 发证机关 |
网页制作 | 网页制作员 | 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 |
信息处理 | 信息处理技术员 | 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 |
网络管理 | 网络管理员 |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
计算机操作 | 计算机操作员 | 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 |
五、职业目标与职业能力
(一)职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素养和综合职业技术能力的,从事计算机操作、维护、管理和应用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本专业通过教师走访和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对以衡阳及周边地区的15家企业进行了职业岗位群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等。本专业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毕业后能在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硬件维护、动漫及平面广告制作、计算机及网络的组装与维护、计算机信息的处理、办公自动化软硬件应用及计算机产品的销售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能力与素质目标
(1)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所学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①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②掌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及动漫设计的基础知识
③掌握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3)专业互补性知识
①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②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③了解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能力结构与要求
①专业能力
能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能使用与维护计算机及常用外部设备;具有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开发能力;熟练的进行平面广告制作及动漫设计;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能独立组建局域网并有进行网络操作与管理的能力。
②关键能力
重点突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学生通过学习,应具有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调试、日常管理、维护、网页制作和网络组建与管理能力,相当于初级程序员、平面广告制作技术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并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5)资格证书的要求
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求能参加劳动部主办的办公认证的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求能参加省主办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能获得通过。
(6)素质目标
①具有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的科学态度。
②具有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公私分明的职业道德。
③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
④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精神,与人为善,文明礼貌。
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⑥具有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能吃苦耐劳、不畏挫折,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品质。
六、毕业标准
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参加综合素质教育活动。
2.按规定俢完所有课程。
3.参加40周的顶岗实习。
4.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资格证。
5.获得与专业相关的一项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如程序员资格证)。
6.学生各科成绩及格,操作技能考核及德育考评合格,体育训练达标,准予毕业。
七、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本专业坚持“对准产业建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构建并实施基于“专业+岗位”的“课证融合、三层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维护、网络维护、网站维护等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网络及设备维护能力、网站建设及维护能力、计算机及外设营销与售后服务能力的培养落实在“三层循环”中:在教学方法上,校内在实训室组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最后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直到学生顺利毕业,做到“工学循环”;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参与企业项目——教学”的过程,及时获取企业真实项目资源,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进行对接,实现“教学循环”;专业教学按照“教师引导学生做——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方式实施,通过做中学和学中做的“交互式”方法教学,使学生将接受他人传授和自我学习、实际操作练习交叉进行,实现“学练循环”。
八、课程结构
毕业实习 |
综合实训 |
专业核心课 | 计 算 机 组 装 与 维 护 | 办 公 软 件 使 用 | 办 公 设 备 使 用 与 维 护 | 网 络 基 础 | 网 页 设 计 与 制 作 | Photoshop | 三 维 动 画 | 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 编 程 基 础 | 多 媒 体 制 作 | 美 术 设 计 基 础 | 数 字 影 音 编 辑 | 专业选修课 1、数据库高级应用 2、摄影摄像基础 3、其他 |
公共基础课 | 心 理 健 康 与 职 业 生 涯 | 职 业 道 德 与 法 治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哲 学 与 人 生 | 语 文 | 数 学 | 英 语 |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 体 育 与 健 康 | 公 共 艺 术 | 中 国 历 史 |
九、课程设置
(一)文化基础课程
1.国防教育(两周)
课程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职业道德与法治(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对《职业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学时)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切实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凝聚新时代的奋斗力量。在学深悟透中把握新思想本质精髓,在融会贯通中理解新思想科学体系,在学以致用中加大实践转化力度。在知行合一中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奋发作为,锤炼过硬本领,联系能力实际,掌握制胜法宝;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36学时)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体育与健康(144学时)
课程目标: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发展。根据医护专业对体质的要求,应进行职业专项体育教学。全面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充沛的体力从事学习、工作和劳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身体锻炼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项目,能组织简单的基层体育赛事。自己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身体计划,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体育课堂中学习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和奉献的雷锋式职业精神,提高体育人文素养。
6.语文(144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加强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科学文化素养。
课程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7.英语(144学时)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数学(14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结合今后的实际需求,掌握办公软件中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制作、编辑、完善等的方式方法。满足现代企业办公对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要,达到中职生基础文化课标准要求。
10.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学时)
课程目标:《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及时给与中职生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心理方面的指导,帮助中职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自我的人生做出合理的规划,树立健康的就业观,使学生逐渐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11.公共艺术(36学时)
课程目标:公共艺术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进步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艺术鉴赏兴趣: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能初步比较、分析与描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能依据文化情境,分析、判断、评价有关艺术作品、现象及活动,增强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发掘表现潜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提升生活品质的意识,美化环境生活。使学生在艺术感知、审美鉴赏、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艺术核心素养发展,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艺术感知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结合经验和艺术知识,对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感受、体验和认知的意识与活动,是开展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基础条件。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学生能运用比较、联想和想象等方法,丰富艺术形象,熟悉艺术表达,增强感性认识,提高艺术理解。
审美鉴赏是学生在艺术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艺术的语言和方法,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进行审美赏析和审美探究,是对艺术形象和内涵意义的整体把握。
创意表达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艺术表现力的综合体现。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学生学会运用艺术形式、方法或媒介开展个性化的艺术创作表现和实践,抒发思想情感,开展交流沟通,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问题。
文化理解与传承是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审视和认识艺术,理解艺术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尊重世界文化多元化,吸收人类文化精华。
12.中国历史(36
学时)
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培养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课程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阐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通过历史学习,知道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进行历史的学习与探究,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通过历史学习,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史料实证是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探求历史真实及进行历史闸释的态度与方法。通过历史学习,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阐释是进行历史叙述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与方法。通过历史学习,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事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能够依据事实与史料进行历史叙述,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社会以及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历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通过历史学习,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专业基础课程
1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4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能够制定计算机配置和选购方案、熟练组装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对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维护,以适应计算机使用职业岗位的要求。
14.办公软件使用(14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使用word制作常用文档,个人简历;制作图文混排格式的海报;制作常用格式数据报表。能够使用Excel收集整理数据表,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引用、计算等;能够对表中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能够创建实用的图表。能够使用Powerpoint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可在演示文稿中包含文本、数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并设置合理的动画效果。
15.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根据性能价格比高的原则合理选择办公自动化设备;能根据正确的方法使用主要办公自动化设备;能正确维护办公自动化设备;能正确分析主要办公自动化设备故障和排除方法。
16.网络基础(108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网络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学生课后的实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网络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应用技能。
17.网页设计与制作(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悉HTML语言的作用和开发环境,能够编写HTML代码;掌握常用的HTML标签,能够实现基本的图文信息显示;理解HTML页面框架的作用,能够针对需求进行框架的设计;
18.Photoshop(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有关色彩理论和颜色模式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PHOTOSHOP
CS的工作界面以及一些基础操作,例如:对图像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操作,以及使用PHOTOSHOP
CS中的各种辅助工具等。能够掌握图层的一些概念、基本操作。能够对通道和蒙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轻松掌握通道与蒙版的操作方法与技巧。掌握滤镜的一些基础的操作。
- 三维动画(108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三维软件中的角色建模、材质、灯光、渲染和动画、粒子、流体的基本知识,掌握Maya高级技术应用,并可以独立创作三维角色、三维动画作品。
- 计算机辅助设计(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设计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平面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了解肖像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相关法律法规。
- 编程基础(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较好的C程序设计方法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实际编程能力,积累一定的机器调试程序的经验,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 多媒体制作(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知和实际操作上,对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方法和技术、图形图像的处理、作品调试,知道多媒体素材编辑处理、使用的道德意识,学会按不同的任务要求加工和组织多媒体素材,并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为提高学生专业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 美术设计基础(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具备平面图形构成设计,色彩构成配色设计、立体构成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美术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具备达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
- 数字影音编辑(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摄像器材,并懂得选购和简单维护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视音频作品的结构与情节,了解导演工作流程以及摄录编团队的基本构成;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蒙太奇艺术手法;熟练掌握镜头组接和转场的各种技巧;能够根据对应的主题,独立或者协作进行摄录编策划,并撰写文字稿本,并根据文字稿本进一步撰写镜头稿本;
- 数据库高级应用(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有关概念,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结构设计的能力,熟练应用SQL
Serer这一基本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从事应用开发工作做好准备。
- 摄影摄像基础(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十、课程考核
课程分理论和技能两大模块,理论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程由教务处组织考试,一学期开设完的课程,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跨学期的课程每学期只安排期末考试。所有考试的课程均实行百分制或五级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其中有实验(实训)的课程,期末成绩中实验(实训)成绩按照实验(实训)课时占课程总学时的一定比例进行考核记入课程总分,最低比例不低于20%,最高比例不超过50%,其中理论终结考核考试成绩最低比例不低于50%。考查课程由各学科组自行组织,平时成绩占40%,结课成绩占60%,最终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90-1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毕业考试课程为:专业实务、实践能力。
十一、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考核基本要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专业的主要技能,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毕业实习前进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全面考核,综合训练时间安排两周,内容包括计算机技能10个项目,要求学生逐个项目进行训练,每人随机抽取1个项目进行考核,考核达80分及以上为合格,准予参加毕业实习。专业操作技能要求达到:
- 汉字录入
- 图文编排
- 电子表格
- 图像处理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C语言
十二、毕业实习教学指导
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实习40周,安排在符合实习条件的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通过实习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和规章制度,在各项计算机技能操作中,学会自觉遵循机房良好职业行为规范。在机器操作前能对机器做好检修,严格做好检修工作,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操作中认真仔细;操作后能妥善关机。能规范熟练、独立进行各项基本计算机操作。学生通过约1200学时的专业实习,各实习公司考核及格,公司综合鉴定合格。准予毕业实习合格,可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十三、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进程与课时分配
课程 类别 |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考试学期 | 考 查 学 期 | 计划学时 | 学 期 周 学 时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总学时 | 理论 教学 | 实践 教学 | 第1学期 | 第2学期 | 第3学期 | 第4学期 | 5-6学期 | |||||||
2周 | 16周 | 18周 | 18周 | 16周 | 2周 | 40周 | ||||||||
文 化 基 础 课 | 01 | 军训、入学教育 | 72 | 72 | ★ | 专 业 技 能 强 化 训 练 | 专 业 实 习 40 周 | |||||||
02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1 | 36 | 32 | 4 | 2 | ||||||||
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 36 | 32 | 4 | 2 | ||||||||
04 | 哲学与人生 | 1 | 36 | 32 | 4 | 2 | ||||||||
05 | 体育与健康 | 1-4 | 144 | 20 | 124 | 2 | 2 | 2 | 2 | |||||
06 | 语文 | 1-4 | 1-4 | 144 | 136 | 8 | 2 | 2 | 2 | 2 | ||||
07 | 英语 | 1-4 | 1-4 | 144 | 136 | 8 | 2 | 2 | 2 | 2 | ||||
08 | 数学 | 1-4 | 1-4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0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1 | 144 | 72 | 72 | 2 | 2 | ||||||
10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1 | 36 | 28 | 8 | 2 | ||||||||
11 | 公共艺术 | 1 | 36 | 18 | 18 | 2 | ||||||||
12 | 中国历史 | 1 | 36 | 32 | 4 | 2 | ||||||||
小计 | 1044 | 716 | 328 | |||||||||||
专 业 基 础 课 | 13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1 | 144 | 88 | 56 | 6 | |||||||
14 | 办公软件使用 | 1 | 144 | 60 | 84 | 4 | ||||||||
15 | 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 | 1 | 1 | 72 | 30 | 42 | 2 | |||||||
16 | 网络基础 | 1 | 1 | 108 | 80 | 28 | 2 | |||||||
17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1 | 1 | 72 | 60 | 12 | 4 | |||||||
18 | Photoshop | 1 | 1 | 72 | 60 | 12 | 4 | |||||||
小计 | 612 | 378 | 234 | |||||||||||
专 业 课 | 19 | 三维动画 | 2-3 | 2-3 | 108 | 74 | 34 | 4 | 4 | |||||
20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3-4 | 3-4 | 36 | 30 | 6 | 4 | 4 | ||||||
21 | 编程基础 | 3-4 | 3-4 | 72 | 60 | 12 | 4 | 4 | ||||||
22 | 多媒体制作 | 4 | 4 | 36 | 30 | 6 | 4 | |||||||
23 | 美术设计基础 | 4 | 4 | 36 | 30 | 6 | 4 | |||||||
24 | 数字影音编辑 | 3 | 72 | 60 | 12 | 2 | ||||||||
25 | 数据库高级应用 | 3 | 72 | 60 | 12 | 2 | ||||||||
26 | 摄影摄像基础 | 3 | 36 | 30 | 6 | 2 | ||||||||
468 | 374 | 94 | ||||||||||||
1080 | 1080 | |||||||||||||
小计 | 3204 | 1468 | 656 | 28 | 28 | 36 | 28 | |||||||
顶岗实习 | 专业实务、实践能力 | |||||||||||||
合计课时和周课时 | ||||||||||||||
毕业考试课程 | ||||||||||||||
说明:1.体育与健康课第4学期利用星期三下午安排2学时体育 |